文鼎中文字體設計流程

2022-01-17 00:00:00.0

分類: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中文字體的組成包含漢字與符號,其中符號又可分為拉丁、數字、標符、日文Kana等,以繁體中文Big-5的規格為例,漢字所佔字元數的比例高達94%,如何有一個順暢的字體開發流程,以及高效率的造字系統是一個攸關字體產出效率的重要課題。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款優秀的字體必須建築在前端的造型發想與筆畫設計,目前漢字的開發大多以漢字的最小組成單位「筆畫」來進行字體結構的組成,以「筆畫」為單位的開發方式,具有效率較高、利於修改與維護的優點。

下圖為文鼎的中文字體開發流程,從最左方的設計造型開始,經過筆畫分析、筆畫繪製的前期準備作業後,進行少量的試造字開發,當中評估設計細節、開發製程、技術,通過核可後,就進入穩定但期程最長的大量造字階段了,以繁體中文為例,一款字體在大量造字階段約需9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其後就進入字體美感品質與字體工程品質審核的品管字審階段,以上這些關鍵流程,在開發過程中如果有發現需要改善的地方,就會退回到前面階段,進行檢視與評估,確保字體產品在有品質、有計劃、有效率的情境下完成。

流程關鍵點解說:

  1. 筆畫分析
    依字體造型,選擇合適的筆畫代表字進行筆畫的拆解與繪製,完成筆畫分析表,以文鼎UD晶熙黑體為例,繪製680個筆畫即可完成13060個中文漢字的組成。

  2. 大量造字
    此階段主要執行以筆畫組成漢字的作業,透過文鼎字型開發的造字程式,將已經設計好的筆畫置入工作區,透過設計師的美感來進行建構組合。

  3. 品管字審
    字體美感品質_
    這是很重要的工作,通常一套中文字型需要2~5個設計師協作,主設計師(chief designer)就需要監修各個設計師的產出,以確保整套字體的品質。通常這個工作是和大量造字並行,而且會循環多次。
    字體工程品質_
    此為產品化前最後一個階段,目的在確保每個字元筆畫位置、筆畫接筆、外框曲線、控制點數量等沒有瑕疵
  4. 產品化

    將設計好的漢字、拉丁(Latin)及符號整合轉成TrueType/OpenType字型檔,並在WindowsMacOS上的軟體測試,通過測試後由產品經理派發至ifontCloud銷售平台進行上架銷售。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文鼎UD晶熙黑體的拉丁造型搭配

中文字體與日文字體同樣都有漢字、拉丁與假名,如果有留意日文字型產品,會發現日文字型同樣的一個字體家族,但有著不同假名、拉丁的造型設計做搭配。

文鼎UD晶熙黑體開發之初也規劃有這樣的設計,亦即晶熙黑體在拉丁的造型上,共有三種造型可供設計師選用,以繁體中文為例,字體名稱分別是:

1. 文鼎UD晶熙黑體HK

2. 文鼎UD晶熙黑體E1HK

3. 文鼎UD晶熙黑體AktivBHK

這三款字型的拉丁造型可以追溯回到原始的拉丁字,分別是AR Dori Sans、AR NewHebe Sans、Aktiv Grotesk;AR Dori Sans、AR NewHebe Sans是文鼎字型近年來在拉丁字設計的代表作之一,除了文鼎內部的字體設計師參與設計開發外,也力邀位於美國波士頓Font Bureau字體公司的總監David Berlow協助設計指導、監修;兩款原生拉丁字皆有自 Light-Ultrablack 9個字重,在與晶熙黑體漢字12個字重搭配時,設計師重新給予字重的設定,細修曲線、調整架構再加入必要的視覺修正,字重擴充至極細的Hair到極粗的Ultrablack(E1版),再依據視覺灰度給予最佳的寬度比例,讓中文漢字、拉丁字搭配出最佳的整體視覺效果。

 

拉丁符號的設計通常會有因應造型、字重而做視覺校正的處理,目的是為了排版上的美觀、舒適性而做。以AR Dori Sans /文鼎UD晶熙黑體HK的符號為例,在數字1和4就有在不同的字重上做視覺校正,經過視覺校正的字型有字高(Font Height)的不同,但隨著字重(Weight)加粗,數字1、4、6將差距會縮小。

文鼎UD晶熙黑體,拉丁以AR Dori Sans做搭配,整體呈現出幾何、工程、現代的氛圍,具有Medium-Heavy共五個最常使用的字重,適合在數位顯示環境下使用,在中文顯示各分句之間停頓的逗號(U+FF0C),設計師簡化漢字逗號的造型,在這裡嘗試著做大膽的簡化設計,閱讀時營造出簡潔時尚的視覺感受。

    文鼎UD晶熙黑體HK排版展示

 

                                                                                       嘉義美術館以文鼎UD晶熙黑體HK做為指示標識用字/角白設計

 

文鼎UD晶熙黑體E1HK,拉丁以AR New Hebe Sans做搭配,整體呈現出經典、傳統、雋永的氛圍,適合使用在書籍排印完整產品共有12個字重可供選用。

                                                                                                                                      文鼎UD晶熙黑體E1HK排版展示

 

文鼎UD晶熙黑體AktivBHK,是晶熙黑體的漢字與英國合作夥伴Dalton Maag 公司的Aktiv Grotesk 進行搭配後的字型產品,共有繁體中文+香港字符集、簡體中文、日文三個語言,每個語言各四有個字重,旨在將晶熙黑體的簡潔與AktivGrotesk乾淨利落加以整合,感受上均勻平穩,視覺連貫而有當代感。文鼎UD晶熙黑體AktivBHK獲得國泰航空選用做企業字型。

                                                                                  TPOGRAPHY 字誌 選用文鼎UD晶熙黑體AktivBHK做為內文用字

 

搭配著不同拉丁造型的晶熙黑體產品,這樣的整合設計罕見於中文字體上,讓設計師們在字體使用時,多了不同設計情境字體選用上的彈性。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字體在Adobe軟體字元面版中的呈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設計師的職涯裡,Adobe軟體的使用一定是佔有一席之地,Adobe在推出Adobe Creative Cloud雲端軟體服務後,設計師們可以透過合理的價格,使用到Creative Cloud 完整應用程式裡20多款軟體,當中最常被使用到的Phothshop、InDesign、illustrator這三款軟體,我們來看看「字體」在這三款軟體的「字元」面版中呈現出哪些雷同與不雷同。

這三款軟體中,若要使用到字體,普遍上都會使用「字元」面版來查找合適風格、語言的字體做使用,但有沒有覺得使用上的體驗好像沒有不一樣,但又好像有哪裡一樣的感受呢?

據我們的觀察,確實,三款軟體對於字體在字元面版內容的呈現有以下些微的不同:

1. 字體語言的排序

2. 字體名稱的呈現

3. 可變式字體(變數字體/Variable Font)的呈現位置

「最近使用的字體」是字元面版下拉出來第一個出現的區塊,如上圖,我們就可以看到上述第二兩點所描述的不同處。InDesign在字體名稱的呈現與其他兩者不同在於繁體中文以外語言的字體,皆以英文字體名稱呈現,也就是說,今天我們若是在繁體中文作業系統使用繁體中文介面的InDesign,若排版文件需要使用到如簡體中文、日文等語言的字體,那我們可能就會辛苦一點,要去判讀此兩個語言的英文字體名稱來做字體的選用,還好Adobe在面版中,預設有字體造型sample的呈現,可以降低從英文字體名稱辨視字體的難度。

在常用字體區塊之後,基本上是依語言做字體順序的排序:

Phothshop:Emoji→繁體中文→拉丁→日文→韓文→複雜語言(Arabic, Hebrew, Devannagri, Thai…)簡體中文

InDesign: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拉丁→日文→韓文→複雜語言(Arabic, Hebrew, Devannagri, Thai…) 

Illustrator:Variable Font→繁體中文→拉丁→日文→簡體中文→韓文→複雜語言(Arabic, Hebrew, Devannagri, Thai…) 

我們可以看到上方整理的資訊,Emoji與Variable Font排在語言使用之前,而Illustrator特別將Variable Font獨立出一個區塊,排在「最近使用的字體」之後的第二個順序做呈現,而Phothshop、InDesign則是把Variable Font和語言視為一個整體,混合在一起做排序。

 

這些都是使用上觀察而來的紀錄,而我們在這裡單純討論字體在字元面版上的呈現,UI設計不在探討範圍。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認識文鼎字體的命名

文鼎公司成立滿三十年,回顧文鼎字型產品,主要投入在東亞的字型開發,包含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日文這三個語言字型;另外,還有其他如泰文、阿拉伯文、印度文及歐文字型。在這些語文當中,又隨著各國資訊處理發展演變及國際標準化規範的潮流,衍生出不同技術規格的產品,如我們熟悉的繁體中文,在字集規格面,可分為Big5、Unicode 2.0、Unicode 3.0…等規格。因此,我們可以理出一個字體命名的大方向:先看語言、字集,再延伸其他字體屬性。

 

 

 

技術規格面主要包含字符集(也常稱為字集, Character set)、字型格式:

字符集以語言為基礎,在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日文有以下常用的規格:

繁體中文:Big5、Unicode 2.0、Unicode 3.0

簡體中文:GB2312、GB18030

日文:JIS X 0208、JIS X 0213、A-J1-3

 

字型格式主要分為兩大類:TrueType、OpenType,其中,TrueType又包含了TrueType Collections(TTC),這是一種允許將多個字型合併為一個字型檔案的格式。TrueType格式的字型產品,在產品名稱後面大多加上B5、 HK、U30字符集的縮寫來傳達產品語言的支援情況,但在OpenType格式的字型產品,我們以字元數量的多寡為基礎,分為Std、Pro兩個系列,以繁體中文為例,標準的Big5字符集產品在OpenType格式的字體名稱後會加有Std標示,而Big5+HKSCS(香港增補字符集)則有Pro的標示,如:文鼎UD晶熙黑體 B5Pro。

 

接著,我們就可以來細看一些字體名稱上的代號概述:

表示語言/字符集

G30:簡體中文GB18030字符集,如:文鼎UD晶熙黑体XG30 (若簡體字集沒有標示G30則為GB2312字集)

U30:繁體中文Unicode 3.0字符集,如:(若繁體中文沒有標示U30則為Big5字集) ,如:文鼎UD晶熙黑體U30

HK:字集中含有香港字符集,如:文鼎UD晶熙黑體HK

JP:日文JIS X 0208字符集,如:AR UDJingXiHeiJP

KR:韓文 _KSX1001字符集(Hangul Only) ,如:AR UDJingXiHeiE1KR 

 

表示字型屬性

C:長體(Condensed)字體設計,EM 1000下的字體設計規格,提供C80、C90、C95等3種字寬變化,C80表示字面框的寬度為高度的80%,如文鼎方新書H7C80。

X:EM 1000下的字體設計規格,字體字面寬縮小成95%的版本,形成長型字的字體感受,如:文鼎UD晶熙黑体XG30

E:E (加一碼數字)產品中的英歐文符號為另一中種造型的設計,以文鼎UD晶熙黑體為例,標準產品搭配 AR Dori Sans造型的英歐文,而文鼎UD晶熙黑體E1搭配AR NewHebe Sans造型的英歐文。

 

P(適用於TTC格式):

繁體中文、簡體中文_字型中的常用全角符號為調和設計(Proportional),如:文鼎UD晶熙黑體PHK。若無標示P,則字型中的全角符號為定距設計(Fixed pitch),如文鼎UD晶熙黑體HK:

日文_除全角符號外,日文中的KANA符號也做調和設計(Proportional) ,如:ARマーカー体P。

 

F(適用於TTC格式):中文手寫字體漢字字寬維持定距全角的寬度設計,如:文鼎DC香蕉人體F。

 

Display:標題用字,字型設計特徵符合標題、大字的使用情境,如:文鼎書苑宋DisplayH16。

 

Text:內文用字,字型設計特徵符合內文、長文排版的使用情境,如:文鼎書苑宋TextH32。

 

H16、H32、H46、H62:絕對值,字型設計規格,描述在EM 1000的設計規格下,橫筆的粗度為上述數值單位的呈現,如:文鼎書苑宋TextH32。

H7:比例值,字型設計規格,表示字型設計上,橫向筆畫的粗度為直向筆畫粗度的70%,如文鼎方新書H7。

表示字重

HR: Hair 

TH: Thin

L / LT: Light 

M / MD: Medium 

D / DB: Demi Bold 

B / BD: Bold 

E/ EB: Extra Bold 

H / HV: Heavy 

EH: Extra Heavy 

DBL: Demi-Black 

BL: Black 

UBL: Ultra Black

 

表示產品設計分類

DC:Designer Collection,為文鼎與外部設計師、書法家、插畫家合作開發的字型產品,如:文鼎DC清圓體。

UD:UD Font (Universal Design Font)字型設計,就是延伸自Universal Design,設計精神包含:識別性、易讀性、設計簡潔,如:文鼎UD晶熙黑體。

 

表示可變式字型

Wl, Wr, Wu: 字重(weight)軸的極細段(light), 中間段(regular), 極粗段(ultra)

W: 字寬(width)軸

C: 對比(contrast)軸

G: 中宮(zhong gong)軸

H: 字高(height)軸

O: 光學尺寸視覺調整(optical size)軸(微字型, 標誌用字濃淡度調整)

S: 樣式(style)軸

 

多種字型名稱代號的定義,代表著產品設計因應著外部變化的腳步,讓字型產品輔助使用者,為設計帶來最佳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