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鼎中文字體設計流程

2022-01-17 00:00:00.0

分類: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中文字體的組成包含漢字與符號,其中符號又可分為拉丁、數字、標符、日文Kana等,以繁體中文Big-5的規格為例,漢字所佔字元數的比例高達94%,如何有一個順暢的字體開發流程,以及高效率的造字系統是一個攸關字體產出效率的重要課題。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款優秀的字體必須建築在前端的造型發想與筆畫設計,目前漢字的開發大多以漢字的最小組成單位「筆畫」來進行字體結構的組成,以「筆畫」為單位的開發方式,具有效率較高、利於修改與維護的優點。

下圖為文鼎的中文字體開發流程,從最左方的設計造型開始,經過筆畫分析、筆畫繪製的前期準備作業後,進行少量的試造字開發,當中評估設計細節、開發製程、技術,通過核可後,就進入穩定但期程最長的大量造字階段了,以繁體中文為例,一款字體在大量造字階段約需9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其後就進入字體美感品質與字體工程品質審核的品管字審階段,以上這些關鍵流程,在開發過程中如果有發現需要改善的地方,就會退回到前面階段,進行檢視與評估,確保字體產品在有品質、有計劃、有效率的情境下完成。

流程關鍵點解說:

  1. 筆畫分析
    依字體造型,選擇合適的筆畫代表字進行筆畫的拆解與繪製,完成筆畫分析表,以文鼎UD晶熙黑體為例,繪製680個筆畫即可完成13060個中文漢字的組成。

  2. 大量造字
    此階段主要執行以筆畫組成漢字的作業,透過文鼎字型開發的造字程式,將已經設計好的筆畫置入工作區,透過設計師的美感來進行建構組合。

  3. 品管字審
    字體美感品質_
    這是很重要的工作,通常一套中文字型需要2~5個設計師協作,主設計師(chief designer)就需要監修各個設計師的產出,以確保整套字體的品質。通常這個工作是和大量造字並行,而且會循環多次。
    字體工程品質_
    此為產品化前最後一個階段,目的在確保每個字元筆畫位置、筆畫接筆、外框曲線、控制點數量等沒有瑕疵
  4. 產品化

    將設計好的漢字、拉丁(Latin)及符號整合轉成TrueType/OpenType字型檔,並在WindowsMacOS上的軟體測試,通過測試後由產品經理派發至ifontCloud銷售平台進行上架銷售。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字體與外部環境改變的交互調整

 

80年代開始的電腦數位字體,在特性上,相較於鉛字,有更容易開發多字重字體家族的特性,但是,在物理限制上,同一個字重若要使用在不同字號大小上,排版出來的顯示效果就需要設計師稍微的留意一下字元間灰度的一致性。

 

我們一直提到字體的使用與外部環境、載體有著絕對的關係,時間拉回到活版印刷鉛字的時代,初接觸活版印刷鉛字的朋友,看到鉛字的規格有著初號、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六號等規格,一時間除了看到鉛字大小的差異外,並不理解當中的用途以及鉛字的設計。

 

概略來說,在鉛字印刷的時代,鉛字的設計在同一個造型不同字號的大小上,字元設計的結構佈局具有細微的差異,這可算是近來optical size(視覺大小最佳化)概念的前身了,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讓不同字號的字體可以有最佳的呈現,如:不同的應用情境、更清晰的顯示或具有個性…而做的細微調整設計,以達到文字最佳的顯示效果。

 

傳統上,字體由細到粗的字重變化是字體這個素材在應用時最常用到的屬性,但隨著科技持續的研發創新,字體使用的載體早已不限於紙張材質的媒介,更透過不同印刷方式、油墨特性呈現多元的樣貌,甚至在螢幕上的使用,也進化到肉眼分辨不出螢幕畫素的是網膜等級。

 

我們整理幾個字體應用在外部環境比較常受到影響的因子:

1.     光線明、暗

2.     直射光、反射光

3.     載體的不同:紙本、數位螢幕、紙張材質、螢幕解析度

4.     數位螢幕:白底黑字、黑底白字

 

 

電腦數位字體相較於鉛字印刷時代,在載體、使用環境上都複雜許多,以下,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看,在不同的情境上,遇到漢字筆畫數差異高的字元並列時,不加思索的直接使用字體,以及瞭解字體規格與特性後,微調後的排版效果,希望透過比較後,讓使用者更加的體認到字體使用上細膩、獨到之處。

 

範例一,文鼎毛楷、文鼎顏楷

文鼎毛楷是一款擁有Bold、Extrabold、Heavy三個字重的書法字體,簡潔有勁的筆型線條變化及長形字構設計,呈現秀麗的書法的風格,適合於小標題、大標題使用。

 

下圖白底黑字為反射光用字情境,黑底白字為直射光用字情境

在左上區塊,我們可以看到「蝦」這個字元的灰度弱於其他兩字,這時候,如果我們將「蝦」單獨這個字元的字重換成Heavy(右上區塊),視覺上,三個字元的灰度是不是就平衡了許多呢?

 

 

左下區塊黑底白字為類似廣告燈箱的直射光用字情境,這時候我們看字的光線會從背板直接射入我們的眼球,筆畫多的字,散發出來的光線量會比較多,因此適當的將筆畫多的字元粗度減細,可以降低視覺上光暈的現象發生,進一步的提升閱讀的舒適度。

同樣的,下方文鼎顏楷的使用也類似文鼎毛楷的原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瞭解一款字體的特性、觀察不同的用字情境,適當的選用、挑選是必要的。

 

範例二,文鼎方新書

文鼎方新書是一款保留著黑體的簡練、穩重,也融合著明體的舒適、清雅的一款字體。這個使用情境無論是上方的白底黑字或下方的黑底白字,都是模擬廣告燈箱的直射光用字情境,與範例一不同。

 

範例一我們透過對字元進行字重的挑選,達到視覺上字元灰度的平衡,而方新書這個範例情情境,則是挑選已經預設好的字體設定來使用。當用字的載體環境都相同時(直射光),變數在於淺色底及深色底,我們會建議淺色底使用標準版的「文鼎方新書H7C95_H」,而深色底我們會建議使用有對漢字筆畫數較多的字元進行筆畫減細的「文鼎方新書H7C95D_H」,追求的都是降低視覺上光暈的現象發生,進一步的提升閱讀的舒適度。

 

 

 

不同變數下使用不同規格、不同設定的字體,甚至是加以細節的微調,如字元間距、字元高度等,以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這是我們在本篇文章希望讀者可以學習到的地方。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文鼎字型關於字距的產品規格與應用

若是文鼎字型的鐵粉,有沒有發現近幾年文鼎的字型產品,在安裝後於軟體使用時,在字型選單列裡會出現另一組字體名稱幾乎一樣的字體,仔細一看,差別在於另一組字體名稱中多了「P」、「F」的代號。

 

幾年前,文鼎公司在與外部設計師交流的過程裡,不止一次聽過這樣的聲音,大致是這樣:在文章排版遇到中文全形符號的時後,常常需要花許多時間來調整個別符號的字間距,以免過大的白空間影響著版面閱讀的舒適度。

 

另一方面,真跡手寫數位字體的特色,除了字體造型外,每個字元的寬度、大小也不盡相同,我們將這樣的手感溫度帶入數位字體,讓每個字元在透過軟體排版後,仍然散發著人真人手寫的感受;然而,同時間字體也需要考量不同載體、軟體的相容度,這些都是在字體設計過程中字元規格的設計,連動到字體使用端文字間距調整的情境。

 

近幾年文鼎字型產品,如在印刷排版常會使用到的明、宋、仿宋、楷、黑、圓這幾類的字型產品,而且應用上,會在內文情境出現的字重規格,這些因素下,字型產品就會以TTC(TrueType Collections)的字體格是製作,裡面包含標準規格的漢字、符號以及有對常用39個中文全角符號進行調和(Proporitional)設計

的字型,這些有調整常用39個中文全角符號的字型,在字型選單列表裡,名稱中就會多了「P」這個代號,以下以文鼎書苑宋體為例。

 

而真跡數位化活潑風格的產品的情境剛好相反,通則上,以還原設計師寫字稿時字元的寬度為預設值,此時字元在排版上會呈現文字寬度擬真、有書寫韻律感的視覺效果;在兼容不同軟體對讀取字體的考量下,另外將真跡數位字型漢字的字寬,刻意的做等距的規格,在字型選單列表裡,名稱中就會多了「F」這個代號,以下以文鼎DC陳森田MORITA為例。

 

 

這些字型產品如果在Adobe軟體裡使用,要特別注意字元面版中「設定兩個字元之間的特殊字距」這個設定,若選到視覺,則文字會依Adobe的機制,根據字元的形狀自動調整選取字元間的間距。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文鼎書苑宋四軸可變式字型 中文可變字體的新里程碑

可變式字型(Variable Fonts)在2016年ATYPI場合發佈,至今已經過了六年,字型開發商的態度有觀望也有積極開發,文鼎字型屬於積極開發可變式字型的中文廠商,最大的產品特色就是開發同時具備繁、簡中文造型的字體產品,在可變式字型的開發方向亦然,目前已經開發超過30套繁、簡中文造型的可變式字型,應用在設計師族群、中國大陸手機商城等領域。

設計師們應該都有過一個經驗,在Adobe Illustrator顏色面版裡,代表灰階的K值有0-100的設定值可以調整,這幾乎將人眼可見的灰階透過數字的方式呈現出來,進一步的若我們需要四色CMYK的色彩,我們也可以分別透過代表每一個色域的滑桿,將所需要的顏色調整出來;而字型,可以用滑桿的方式,讓設計師調整出所需要的字重甚至是字寬以及其他變化嗎?以目前字型技術領域的創新,數位字體設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可以藉由可變式字型的設計,實現設計師用字的想像。



文鼎可變式字型產品的基礎來自於以自有文字引擎開發的文鼎Infinity Font技術,文鼎UD晶熙黑體是第一個採用這個技術的產品,2012年晶熙黑體導入以內差方式開發字重家族,在當時就以可變式字型的概念,結合文鼎晶熙黑體全球字型設計於2013年獲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設計獎「GOOD DESIGN Best100」殊榮,這是全球第一套滿足響應式設計(Responsive Design)的CCJ字型產品。



2021年7月,文鼎書苑宋繁體中文字型產品開始於iFontCloud平台銷售,目前已經有Text、Display、Contrast等屬性設計的書苑宋產品服務使用者使用,最後階段將釋出書苑宋可變式字型以及書苑宋長體字型(condensed)產品,以下我們就書苑宋可變式字型做說明介紹。

本期所要介紹的書苑宋可變式字型,產品名稱為「文鼎VF書苑宋_WrWCO」,關於文鼎可變式字型的字體命名規則,可參閱「從名稱認識文鼎可變式字型」文章介紹,「文鼎VF書苑宋_WrWCO」其最大的特色為一款具有四個變數軸的宋體中文可變式字型,變數軸包含有:

  1. 字重(weight)
  2. 字寬(width)
  3. 對比(contrast)
  4. 視覺大小最佳化(optical size)





應用上,讓設計師可以透過一個字型檔案,運用變數軸的交互調整,就能夠輕易的獲得不同調性設計案件需求的最佳字型。以設計師常用的Adobe Illustrator操作界面為例,使用者可以在字元面板中點擊「變數字體」按鈕,即可看到上述的變數軸,透過調整滑桿的方式,輕易的找到最佳的字體樣式。

瞭解可變式字型原理設計師應該可以知道,具有四軸可變字式字型的中文產品在設計與開發是有很高的挑戰性,然而,在外部的使用環境也存在著許多的挑戰,最常遇到的是軟體的支援與否(哪些系統、瀏覽器和軟體支援可變式字型(Variable Fonts)?),以及電腦硬體效能是否足夠因應可變字體變化時所需的計算效能。以我們的實際測試,在使用中文可變式字型時,會消耗大量的電腦資源,因此,我們會建議在使用中文可變字體時,盡量以一個標題所需的字數為主,做變數軸調整變化的文字字元數不要太多,以免出現電腦卡頓、誤以為是電腦效能不佳。

目前,文鼎VF書苑宋_WrWCO可變式字型產品為嚐鮮版的釋出,為的是帶來更多的創意與可能性,也期望藉由這樣的一個產品,降低設計師在字型調整的時間,透過設計師運用的巧思為設計案件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此嚐鮮版字中文元數包含大部分的繁體中文,使用時若遇到缺字、無法順利做變數軸的變化或有其他的建議,煩請透過客服信箱讓文鼎團隊知道,我們收集到足夠的使用回饋,將其做正式產品化的重要依據。

目前文鼎VF書苑宋_WrWCO四軸可變式字型已經上架文鼎iFontCloud的書苑宋字型包、繁中旗艦包標準版、繁中旗艦包進階版等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