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電腦,iFontCloud文鼎雲字庫軟體無法使用,該怎麼辦?

2021-05-31 18:00:00.0

分類: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使用iFontCloud文鼎雲字庫軟體一段時間後,如果也想要在另外一台電腦上使用字體,在新電腦下載安裝iFontCloud文鼎雲字庫完成後,你可能會遇到啟用訂單時出現告知「無法啟用訂單」或是「授權已滿」的訊息,這時候該怎麼做呢?

 

由於iFontCloud文鼎雲字庫軟體的授權認定是以認定電腦設備為單位,當更換電腦或是重灌電腦(會視為新的電腦)必須將原本的電腦授權移除才能在新的電腦使用,此時需要到iFontCloud網站的租賃管理頁面移除舊電腦的授權,才能在新電腦的iFontCloud文鼎雲字庫軟體訂單頁面啟用訂單。

 

iFontCloud字型服務授權移轉操作步驟說明如下:

1. 請至iFontCloud進行會員登入

 

2. 登入完成後,點選圖示,於下拉選單點選「租賃管理」

 

移除授權前

 

 

移除授權後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文鼎中文字體設計流程

中文字體的組成包含漢字與符號,其中符號又可分為拉丁、數字、標符、日文Kana等,以繁體中文Big-5的規格為例,漢字所佔字元數的比例高達94%,如何有一個順暢的字體開發流程,以及高效率的造字系統是一個攸關字體產出效率的重要課題。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款優秀的字體必須建築在前端的造型發想與筆畫設計,目前漢字的開發大多以漢字的最小組成單位「筆畫」來進行字體結構的組成,以「筆畫」為單位的開發方式,具有效率較高、利於修改與維護的優點。

下圖為文鼎的中文字體開發流程,從最左方的設計造型開始,經過筆畫分析、筆畫繪製的前期準備作業後,進行少量的試造字開發,當中評估設計細節、開發製程、技術,通過核可後,就進入穩定但期程最長的大量造字階段了,以繁體中文為例,一款字體在大量造字階段約需9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其後就進入字體美感品質與字體工程品質審核的品管字審階段,以上這些關鍵流程,在開發過程中如果有發現需要改善的地方,就會退回到前面階段,進行檢視與評估,確保字體產品在有品質、有計劃、有效率的情境下完成。

流程關鍵點解說:

  1. 筆畫分析
    依字體造型,選擇合適的筆畫代表字進行筆畫的拆解與繪製,完成筆畫分析表,以文鼎UD晶熙黑體為例,繪製680個筆畫即可完成13060個中文漢字的組成。

  2. 大量造字
    此階段主要執行以筆畫組成漢字的作業,透過文鼎字型開發的造字程式,將已經設計好的筆畫置入工作區,透過設計師的美感來進行建構組合。

  3. 品管字審
    字體美感品質_
    這是很重要的工作,通常一套中文字型需要2~5個設計師協作,主設計師(chief designer)就需要監修各個設計師的產出,以確保整套字體的品質。通常這個工作是和大量造字並行,而且會循環多次。
    字體工程品質_
    此為產品化前最後一個階段,目的在確保每個字元筆畫位置、筆畫接筆、外框曲線、控制點數量等沒有瑕疵
  4. 產品化

    將設計好的漢字、拉丁(Latin)及符號整合轉成TrueType/OpenType字型檔,並在WindowsMacOS上的軟體測試,通過測試後由產品經理派發至ifontCloud銷售平台進行上架銷售。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在Word轉存pdf時,無法顯示粗體

使用Microsoft Word做文書編輯是日常中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是將文件編寫完成後,做樣式、段落的排版後,想要輸出PDF檔,卻遇到本來該加粗的文句卻無法顯示粗體的困擾嗎?

這樣的情況有幾個事件可以做探討:

  1. 使用Word提供的加粗功能是否合宜?
  2. 在Word編輯後,轉存PDF的方式?

下圖是Word工具列截圖的畫面,本文說明的重點在「B」這個圖示「將文字變成粗體」的功能。在Word中使用「B」圖示做文字加粗為Word軟體中提供的功能,但此加粗是透過程式計算的方式,將文字做粗體的顯示,嚴謹來說,相信字體設計師一定不喜歡這樣的加粗效果,但這樣的功能有其一定方便性與經濟性(不用特別再買一個粗體字來做粗體效果)



透過程式計算機制的字體加粗效果,其在字元架構的美觀性遠不如經過設計師微調筆畫空間後的成果,若在講究文字排版細節時,我們會建議選擇同字體家族較粗的字型來自為字體加粗效果的選項。以文鼎字型的字重單位為例,若是使用Medium字重做為內文排版,則加粗效果的字重建議為Bold,若是使用Demibold字重做為內文排版,則加粗效果的字重建議為Extrabold,也就是跳一個字重單位的方式來做使用。


回到本文的問題,若在Word文件編輯後,使用另存新檔,執行儲存PDF檔案的動作後,卻發現原本該有的文字加粗效果在PDF文件重無法呈現?這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這與Word軟體的以及字體產品工程的設定有關係,在字體產品工程的設定中,有一個「OS/2 table / WeightClass」的設定,當字體在這個欄位的設定值與Word不一致時,就會出現在轉存PDF無法顯示字體加粗的效果,此時,若有訂閱Adobe的使用者,使用「儲存為Adobe PDF」或「列印成PDF」一樣無法解決文字加粗效果無法呈現的問題。

這樣的情況,根本的問題解決方式為文章上方所建議,透過使用相同造型的字體家族,選用較粗的字重來排版,以徹底解決文字無法加粗的困擾,並達到加粗後的字體有最佳的顯示效果。



附註:
Microsoft 對於PDF加粗的回應:Bold font is not shown in pdf output from word
Adobe對於PDF加粗的回應:One of my fonts not in bold when making a PDF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字型名稱New一下

哆啦A夢的前身是小叮噹,高雄的舊名叫打狗,在你我日常周遭也有不少因為時代背景不同,而改變念法,但他們的本質是不變的,都是在陳述同一件事物,文鼎的字型名稱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形呢?答案是有的,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早期市售的字型,多半是以光碟片實體的方式提供給購買者做使用,但因時代的變遷,很多科技產品販售的方式都改為線上作業,進而取代了以往實體的光碟片安裝。文鼎目前有上千套字型,服務使用者搭配iFontCloud字庫管理工具做使用,但身為資深文鼎老粉的朋友們,是不是在光碟片字型轉換成雲端字庫字型時有著一些疑惑呢,例如:之前使用的”文媛中圓”為什麼在iFontCloud購買的網頁上沒有看到之類的聲音,我們聽到您的聲音了,文鼎在iFontCloud網頁上加強了這一類字型的搜尋,現在只要在搜尋的地方打上早期舊字型名稱的關鍵字或完整名稱,就可以輕鬆地找到現在新對應的字型名稱,使用者可以安心的使用。

舉例:在iFontCloud網站上”字型搜尋”輸入舊字型名稱如:文媛,即可找到相對應的”文鼎圓體”


相對於早期的字型產品,目前對應新字型的內容會有以下變動:

  1. 拉丁符號造型的優化與字間距調整
  2. 瑕疵、錯誤修正

整體而言,文鼎字型產品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凋零,而是與時俱進透過雲端的方式做產品更新以及服務使用者。文鼎也提供了新舊字型名稱對照表,以提供大家在對應上的方便性,煩請點選下方連結下載:新舊字型名稱對照表